Obinutuzumab (商品名Gazyva)是罗氏的重磅炸弹—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的后继者。与利妥昔单抗一样,Gazyva也是罗氏通过收购而获得的,Gazyva最初源自于一家成立不久的初创企业,这家企业是如何开发这一产品并成功被罗氏收购的呢?
2017/10/27
两个月前,华海药业的帕罗西汀胶囊以首仿身份获得美国FDA批准,一时间业界欢呼雀跃。毕竟,这件事代表了以下的罕见组合:中国企业+成功挑战专利+在美获批+首仿药。那么,从帕罗西汀胶囊的故事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
2017/10/20
爱必妥(Erbitux)是一款靶向EGFR的重磅药,其活性成分为Cetuximab,即西妥昔单抗。然而,其原研药公司ImClone在专利这件事上却频频受挫,剧情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回首看,这一切都是ImClone前期一再取巧埋下的隐患。对于中小型创新药企业来说,ImClone的前车之鉴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
2017/10/06
信达生物花大价钱购买中科院有机所IDO抑制剂一事使得IDO抑制剂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DO抑制剂近年来一直是制药企业看好的潜在免疫治疗药物之一,那IDO抑制剂为什么这么火?在全球市场的主要玩家是谁呢?中国的IDO抑制剂能否脱颖而出呢?
2017/09/29
随着甘精胰岛素的核心专利于2015年到期,赛诺菲门下的超级明星Lantus面临着来自多个仿制药的威胁,江湖地位岌岌可危。新一代胰岛素类产品Toujeo的推出以及意在延长Lantus独占期的一系列外围专利,也许可以为赛诺菲争取一些时间寻找转机。但是,毫无疑问,胰岛素的江湖即将迎来新的时代,谁将抓住机会?谁能扭转乾坤?中国企业是否能借此机会打入美国市场?
2017/09/22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陆续介绍了罗氏三大单抗中的利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三巨头中的最后一个—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商品名Herceptin,在中国被称为赫赛汀)。多年来,赫赛汀一直是畅销药榜单中的重要一员。虽然近期其专利遭到了仿制药企的不断挑战,不过罗氏持续涌现的新产品将使其继续称霸HER2阳性乳腺癌市场。
2017/09/15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修美乐和恩利的专利保护情况,今天我们来说说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三剑客”中的最后一个
2017/09/08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商品名Rituxan,即大名鼎鼎的美罗华)是结合CD20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其上市后短短五年内在美国的销售额就超过了十亿美元,成为了又一个“重磅炸弹”。原研药厂将专利保护策略、市场独占期策略和持续的创新结合起来,以期快速获得FDA批准并有效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2017/09/01
上期TiPLab磨杵君介绍了一个医药用途发明领域极为经典而纠结的无效和诉讼案例,其纠结的关键点在于给药特征是否对医药用途权利要求具备限定作用。在本期的短文中,TiPLab磨杵君将与大家分享另一个小故事,探讨创造性和成功预期的关系。
2017/08/21